文/偉伯哥
首先,我們先來具體的看一下喬丹NCAA時期的數據:
1981-82賽季,場均13.5分4.4個籃板和1.8次助攻,投籃命中率為53.4%;
1982-83賽季,場均20分5.5個籃板和1.6次助攻,投籃命中率為53.5%;
1983-84賽季,場均19.6分5.3個籃板和2.1次助攻,投籃命中率為55.1%。
相對應的,我們再來一下喬丹NBA職業生涯的場均數據:場均出戰38.3分鐘,可以貢獻30.1分6.2個籃板5.3次助攻和2.3次抄截,投籃命中率為49.7%。
顯然,兩者數據對比的差距很大,但這是很可以理解的事情,因為不僅僅是喬丹,很多聯盟的頂級球星都有這樣的現象出現。包括Kobe、KG等等,當然可能Duncan除外,Duncan大四的時候場均已經可以得到20.8分14.7籃板了。
至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,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:
進攻節奏
相比於NBA,或者說是職業籃球,NCAA的進攻節奏都偏慢。當然,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,與其特定的幾個規則有很大的關係。
10秒規則:運球過半場在10秒內完成,而國際籃總則是8秒。
30秒規則:單次進攻回合限時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已經是NCAA縮短的第三版進攻限時了,最早是45秒(1984年)、之後改為35秒(1993年)、如今是30秒(2015年)。而在國際籃總的規則中,單次進攻回合限時24秒。
除此之外,NCAA只分為上下半場,每個半場是20分鐘,終場休息為15分鐘。NBA為4×12,國際籃總為4×10。
如此一來,大量的規則限制,也就使得NCAA的球隊在進攻節奏以及回合數上會較NBA慢很多。
以這個賽季為例:
本賽季至今,NCAA進攻回合最多的Savannah St不過是85.4,整個聯盟進攻回合超過80的也只有5支球隊而已。反觀NBA,本賽季進攻回合數最少的灰熊也高達96.1次,而最多的湖人也達到103.2次。(PS:由於喬丹當時的數據太過久遠,未能查到,但大致可以估算出他當時的籃球生態)
戰術核心
相信很多人會聽過這麼一句話:「NCAA屬於教練,而NBA屬於球星。」
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概括兩者在戰術核心上的差別,尤其是喬丹的那個時代,球場上個人英雄主義盛行,球星有大量的單打的機會。
而在NCAA,這種情況是幾乎不存在,更依賴於整體,有大量嚴密的戰術體系。這也就使得在NCAA的比賽中,球員得分更為平均,很難有那種特別突出的球員存在。其實,這也無可厚非,畢竟,大學時代還是一個打基礎的時期,加強戰術理解還是至關重要的,並且對球員以後的職業道路也有很多的好處。
NBA更加科學的訓練和更加開放的進攻
此外,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大學時代身體還沒有成長完成,不一定能支撐起很多技術動作,到了NBA之後,有專門的指導和訓練,技術得到提升,身體素質也更加出眾。
唯一守得住喬丹的人?
在NCAA的時候,講究純粹籃球,基本以團隊打法為主,來到NBA有時候就需要巨星個人表演,喬丹看似不驚人的得分,重點在於北卡的體系,有點類似於馬刺,當時的學長Worthy已經內定狀元了,他的大學場均數據也不過只有16.6分,北卡的得分王。
當時的教練Dean Smith不允許有太高的得分出現,換句話說,北卡是打團隊籃球的。所以到了NBA,羸弱的公牛需要喬丹的天賦,這男孩就收不住了,但成神的喬丹可調性仍然很大,這就是北卡體系給神的影響。
這位Dean Smith教練,對於他最經典的評價之一是,Dean Smith是唯一能夠防得住喬丹的人,是他讓喬丹知道了籃球的基本功和基本哲學,讓喬丹從天賦異稟的球員成長一個更加全能的球員。
他讓喬丹甘心放棄自己的得分,去防守;是他讓喬丹甘心放棄自己的得分,去為隊友做助攻。而他讓喬丹清楚了,打球不是為了華麗的數據,而是為了勝利,華麗的數據只是隨著勝利而來的附屬品。
也許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學會成為團隊球員,而有些球員進入職業聯賽之後慢慢成為團隊球員,而喬丹從進入大學之後就成為一個能夠統治攻防兩端的球員,離不開Dean對喬丹的鼓勵。
當喬丹原本還想讀完大四再進入NBA的時候,是Dean教練告訴喬丹,需要迎接更加強大的挑戰了,把喬丹趕出大學。Dean讓喬丹控制住自己的得分慾望,讓喬丹在大學就成為一個能夠得分,但是不依靠得分也能夠改變球場走勢的球員。
這也許才是喬丹真正的強大之處,唯一一個能夠防得住喬丹的人只有Dean Smith,也是對這個傳球教練最好的讚美。